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記者 廖偉 實習記者 秦坤 聊城報道
云淡天高陶菊傲,千林掃作一番黃。10月25日,東阿縣第一中學精品課程“美好大家壇”(第九期)在校內竹梅劇場隆重開講,東阿縣第一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韓峰,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及全體教職員工參加了課程學習。
本次課程的主題是“走上研究的幸福之路”。開講嘉賓都是在今年秋季高考研討會上脫穎而出的優(yōu)秀發(fā)言人,他們圍繞“我編高考題”“高三復習備考得與失”“新學年教學計劃”等主題,悟心得、談感受、明方向、定措施,為新學年教育教學工作把脈定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苗飛飛老師結合自己近年來自編高考題的做法與經(jīng)驗,從“外練筋骨皮—明立意”“內練一口氣—設情景,重思維”“心中有天地—齊攜手,共奮進,創(chuàng)奇跡”三個方面與大家分享了創(chuàng)編高考題的過程對課堂教學的啟發(fā),梳理了高考命題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變化,并結合當下的熱點展開討論,在真實的語境中培養(yǎng)和延伸學生的思辨能力。
李凌老師以“聚焦真問題,聚力我編高考題”為題,圍繞“我編高考題”過程中存在的“動力不足不想編”“魄力不足不敢編”“能力不足不善編”三個主要問題,量體裁衣、對癥下藥,分別提出了“動力不足,價值重塑”“魄力不足,干就是了”“能力不足,努力來湊”的解決措施,通過“憑己力、策群力、善借力”,補齊能力短板,提高命題質量。
王新老師以“耕耘必有所得,付出必有收獲”為題,分享了高三復習備考的得失。“有方向、用方法、抓落實”讓地理學科在今年高考中大放異彩、成績喜人;“差異性教學、時間把控、內容安排”促使地理組改進教學、再接再厲,增進和學生的交流,加強學生管理,爭取更好成績。
張宗猛老師匯報分享了高中61級化學教學精細流程:從課前精細研備、課中精講點撥、課后精準輔導三個方面來實現(xiàn)高效課堂。通過重基礎、抓成效、看落實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強化知識鞏固;利用“點穴式”必查、“精準化”點撥、“驗收式”評價三要素來實現(xiàn)雙落實,努力打造高效教學模式,輸出化學高階等級學生,助力61級學子人人上本科,實現(xiàn)美好一中“一個不能少”的愿景。

教師發(fā)展中心主任龐慧玲對四位老師的分享進行了點評,并做了題為“心有翼,夢無垠——堅持行走在幸福的研究之路上”的分享。她細數(shù)了教師發(fā)展中心近年來在教師專業(yè)成長上開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東阿縣婦女聯(lián)合會在學校婦女工作上取得的進步。帶領全體教師樂于研究、不斷學習,學做事態(tài)度、學成事智慧,永遠走在幸福的成長之路上,指出“正確的堅持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質”。
韓峰作總結講話,他首先肯定了五位老師的分享,對他們的態(tài)度、能力和水平表示贊賞。他重溫了一中“三問”和一中使命,要求全體教師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教育規(guī)律和學科教學規(guī)律,并引領全體教職員工熱愛生活、享受教育,成為新時代需要的人民教師,為建設教育現(xiàn)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100151.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