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uó)漫長(zhǎng)的歷史上,朝代也歷經(jīng)更替,朝代有以下: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zhàn)國(guó),一統(tǒng)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二十四朝代方便記憶。
中國(guó)朝代順序完整表| 朝代 | 起止時(shí)間 | 都城 | 都城今址 | 建立者 |
| 夏朝 | 約前2070年-約前1600年[2] | 陽(yáng)城、陽(yáng)翟、斟鄩、商丘、綸城、帝丘、原、老丘、西河 | 河南鄭州、許昌、洛陽(yáng)、商丘、濮陽(yáng)、濟(jì)源、開(kāi)封 | 禹 |
| 商朝 | 約前1600年-約前1046年[2] | 亳、西亳、囂、相、邢、殷、朝歌 | 河南商丘、洛陽(yáng)、鄭州、安陽(yáng)、焦作、鶴壁、河北邢臺(tái) | 商湯 |
| 西周 | 約前1046年-前771年 | 鎬京、成周 | 陜西西安、河南洛陽(yáng) | 周武王姬發(fā) |
| 東周 |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 洛邑 | 河南洛陽(yáng) | 周平王姬宜臼 |
| 戰(zhàn)國(guó):前475年-前221年 | ||||
| 秦朝 | 前221年-前207年 | 咸陽(yáng) | 陜西咸陽(yáng)[18] | 秦始皇帝嬴政 |
| 西漢 | 前202年-8年[3] | 長(zhǎng)安 | 陜西西安 | 漢太祖劉邦 |
| 新朝 | 9年-23年 | 常安 | 陜西西安 | 建興帝王莽 |
| 玄漢 | 23年-25年 | 南陽(yáng)、洛陽(yáng)、長(zhǎng)安 | 河南南陽(yáng)、河南洛陽(yáng)、陜西西安 | 漢更始帝劉玄 |
| 東漢 | 25年-220年 | 洛陽(yáng)、許昌、長(zhǎng)安 | 河南洛陽(yáng) | 漢世祖劉秀 |
| 三國(guó)(220年-280年) | ||||
| 曹魏 | 220年-266年 | 洛陽(yáng) | 河南洛陽(yáng) | 魏文帝曹丕 |
| 蜀漢 | 221年-263年 | 成都 | 四川成都 | 漢烈祖劉備 |
| 孫吳 | 222年-280年 | 建業(yè) | 江蘇南京 | 吳大帝孫權(quán) |
| 西晉 | 266年-316年 | 洛陽(yáng) | 河南洛陽(yáng) | 晉武帝司馬炎 |
| 東晉 | 317年-420年 | 建康 | 江蘇南京 | 晉元帝司馬睿 |
| 十六國(guó)(304年-439年) | ||||
| 南北朝(386年-589年) | ||||
| 南朝(420年-589年) | 劉宋(420年-479年) | 建康 | 江蘇南京 | 宋武帝劉裕 |
| 南齊(479年-502年) | 建康 | 江蘇南京 | 齊高帝蕭道成 | |
| 南梁(502年-557年) | 建康 | 江蘇南京 | 梁武帝蕭衍 | |
| 南陳(557年-589年) | 建康 | 江蘇南京 | 陳武帝陳霸先 | |
| 北朝(386年-581年) | 北魏(386年-534年) | 平城、洛陽(yáng) | 山西大同、河南洛陽(yáng) | 道武帝拓跋珪 |
| 東魏(534年-550年) | 鄴城 | 河南安陽(yáng)、河北臨漳 | 魏孝靜帝元善見(jiàn) | |
| 北齊(550年-577年) | 鄴城 | 河南安陽(yáng)、河北臨漳 | 齊文宣帝高洋 | |
| 西魏(535年-557年) | 長(zhǎng)安 | 陜西西安 | 魏文帝元寶炬 | |
| 北周(557年-581年) | 長(zhǎng)安 | 陜西西安 | 周孝閔帝宇文覺(jué) | |
| 隋朝 | 581年-618年 | 大興城、洛陽(yáng) | 陜西西安、河南洛陽(yáng) | 隋文帝楊堅(jiān) |
| 唐朝「前期」 | 618年-690年 | 長(zhǎng)安 | 陜西西安、河南洛陽(yáng) | 唐高祖李淵 |
| 武周 | 690年-705年 | 神都、洛陽(yáng) | 河南洛陽(yáng) | 圣神皇帝武則天 |
| 唐朝「中后期」 | 705年-907年 | 長(zhǎng)安、洛陽(yáng) | 陜西西安、河南洛陽(yáng) | 唐中宗李顯 |
| 五代十國(guó)(907年-979年) | ||||
| 五代(907年-960年) | 后梁(907年-923年) | 開(kāi)封府 | 河南開(kāi)封、河南洛陽(yáng) | 梁太祖朱溫 |
| 后唐(923年-936年) | 河南府 | 河南洛陽(yáng) | 唐莊宗李存勖 | |
| 后晉(936年-947年) | 開(kāi)封府 | 河南洛陽(yáng)、河南開(kāi)封 | 晉高祖石敬瑭 | |
| 后漢(947年-951年) | 開(kāi)封府 | 河南開(kāi)封 | 漢高祖劉知遠(yuǎn) | |
| 后周(951年-960年) | 開(kāi)封府 | 河南開(kāi)封 | 周太祖郭威 | |
| 十國(guó)(902年-979年) | 南吳(902年-937年) | 東都江都府、西都金陵府 | 江蘇揚(yáng)州、江蘇南京 | 南吳太祖楊行密 |
| 南唐(937年-975年) | 江寧府 | 江蘇南京 | 唐烈祖李昪 | |
| 前蜀(907年-925年) | 成都 | 四川成都 | 前蜀高祖王建 | |
| 后蜀(933年-966年) | 成都 | 四川成都 | 后蜀高祖孟知祥 | |
| 南漢(917年-971年) | 興王府 | 廣東廣州 | 南漢高祖劉龑 | |
| 南楚(907年-951年)[21] | 長(zhǎng)沙府 | 湖南長(zhǎng)沙 | 楚武穆王馬殷 | |
| 吳越(907年-978年) | 杭州、越州 | 浙江杭州 | 吳越太祖錢(qián)镠 | |
| 閩國(guó)(909年-945年) | 長(zhǎng)樂(lè)府、建州 | 福建福州、福建建甌 | 閩太祖王審知 | |
| 荊南(924年-963年) | 江陵府 | 湖北秭歸 | 楚武信王高季興 | |
| 北漢(951年-979年) | 太原府 | 山西太原 | 北漢世祖劉崇 | |
| 北宋 | 960年-1127年 | 開(kāi)封府 | 河南開(kāi)封 | 宋太祖趙匡胤 |
| 南宋 | 1127年-1279年 | 應(yīng)天府、臨安府 | 河南商丘、浙江杭州 | 宋高宗趙構(gòu) |
| 遼朝 | 916年-1125年 | 臨潢府、開(kāi)封府 | 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河南開(kāi)封 |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jī) |
| 西夏 | 1038年-1227年 | 興慶府 | 寧夏銀川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1115年-1234年 | 大興府、會(huì)寧府、開(kāi)封府 | 北京、黑龍江哈爾濱、河南開(kāi)封 |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
| 元朝 | 1271年-1368年 | 大都路 | 北京 |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1368年-1644年 | 應(yīng)天府、順天府 | 江蘇南京、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1616年-1911年[19] | 奉天府、順天府 | 遼寧沈陽(yáng)、北京 | 清太祖愛(ài)新覺(jué)羅·努爾哈赤 |
溫馨提示:歡迎大家在考百分www.huatongxinda.com獲取最新網(wǎng)課學(xué)習(xí)課程、資料、學(xué)霸筆記。
二十四朝代順口溜1、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zhàn)國(guó),一統(tǒng)秦兩漢;
? ?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guó)亂悠悠,秦漢三國(guó)晉統(tǒng)一,
? ? ?南朝北朝是對(duì)頭,隋唐五代又十國(guó),宋元明清帝王休。
溫馨提示:歡迎大家在考百分www.huatongxinda.com獲取最新網(wǎng)課學(xué)習(xí)課程、資料、學(xué)霸筆記。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140187.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