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年上一年級,蛋蛋媽開始糾結(jié):“要不要給孩子零花錢?”“如果給,要給多少?”“如果不給,會不會讓孩子自卑?”
一寶媽建議:你就按市場平均價給就好了。
有些寶媽覺得:小孩子要什么零花錢,想要什么和家人說,家人給你買就是了,手上多錢就容易買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還容易被高年級的學(xué)生“搶劫”。
有些開明些的寶媽覺得:一個星期就給五元錢,孩子之間不說要買哪些東西,但肯定會有攀比現(xiàn)象,咱不說給太多,但起碼在平均值,不多也不少,不至于讓孩子難堪。

一寶媽分享了自己的經(jīng)歷:
我出生在小康家庭,父母接受高等教育,他們覺得不能給孩子零花錢,想要什么父母都會給買。事實上,他們也是這樣做的。
如果我想要買件外套,他們就給我買一件,可這并不是我喜歡的款式,可沒辦法,“買都買回來了,干嘛不穿,小孩挑什么挑?”
如果我想要買玩具,他們也很爽快給我買一個,可這也不是我想要的,可礙于父母說“錢都花了,就玩這個”又勉強接受了。
所以我從小到大很少向父母索要什么,以至于他們認為他們都已經(jīng)周到到提前幫我安排好一切。而事實上,不是我不需要,而是覺得花父母的錢讓我覺得不好意思,我寧可不要。

長大后,因為從小學(xué)會克制自己的欲望,變得清湯寡欲,看著身邊的同齡人動不動就去旅游、穿最時尚的衣服、用最潮流的文具,我的周邊都充滿一個“土”字,我家有錢,但我沒有支配權(quán)和使用權(quán),我的吃穿用度都是家人幫我安排好的。
父母的眼光終究實用大過好看。
從沒吃過炸雞、沒喝過奶茶,因為父母覺得這些都是垃圾食品,不給買,而我又沒錢買。所以變成同齡人眼中的“窮姑娘”“鄉(xiāng)下妹子”。
我很難融入同齡人,盡管我不窮,但我不敢花錢,因為不知道怎么花。即便長大后,我也不知道如何花錢。

當(dāng)我的孩子上了一年級時,她問我:可以給我零用錢嗎?我知道一定是同班同學(xué)陸續(xù)有人有零花錢,我答應(yīng)了,并和她商量了發(fā)放零花錢的日期和額度,以及如何使用。
孩子剛開始有錢時,當(dāng)然很難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去買學(xué)校門口的路邊攤和劣質(zhì)玩具,但沒關(guān)系,因為等她逐漸長大,想要買一樣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時,就會開始學(xué)會存錢、理財,了解錢的重要性。
不給孩子零花錢,孩子要么變成大手大腳,毫無金錢觀念,以為父母的錢都從天上掉下來的,要么變得畏手畏腳,不知道自己能花的錢有多少,能買的東西上限是多少,選擇什么都不買。
與其告訴孩子“你想買什么我都會給你買”,倒不如告訴孩子“你可以花的錢是多少”。
END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26989.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