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危健峰 通訊員 黃遠軍
為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習愛國志士的報國心,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日前,梅州蕉嶺逢甲紀念中學組織全校師生到文福鎮(zhèn)倉海詩廊及丘成桐祖居開展“品倉海詩頌愛國情,繼成桐志悟數(shù)學美”校本研學活動。

逢甲中學開展研學活動
在倉海詩廊,師生們參觀詩廊書法碑刻,感受書法之美和詩詞之韻。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還拿起掃帚清掃詩廊周邊,助力鄉(xiāng)村環(huán)境整潔。據(jù)了解,“倉海詩廊” 位于長隆村和白湖村交界處,以晚清抗日志士、教育家、愛國詩人丘逢甲先生的別名“倉海”命名。走進倉海詩廊,迎面可見一塊巨石,正面刻寫著“中國倉海詩廊”幾個大字,巨石背面則是“倉海詩廊記”。詩廊分左右兩部分,左邊以書法家撰寫的丘逢甲詩篇為主,右邊為其他客家詩人的詩詞。這些由數(shù)百名近現(xiàn)代全國各地知名書法家揮毫潑墨作品,被雕刻成書法碑文懸掛于詩廊內(nèi)。

學生參觀倉海詩廊
“我感覺到倉海詩廊的那些書法藝術(shù),蘊涵著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逢甲先生和成桐院士都是值得我們敬仰的人,愛國報國的好榜樣。”初二(1)班鐘悅同學意猶未盡,“研學很有意義,希望學校多開展這樣的研學活動。”

學生志愿者打掃環(huán)境衛(wèi)生
隨后,師生們來到研學第二站——羊?qū)璐迩鸪赏┳婢印Q驅(qū)璐宄缥闹亟蹋x傳家,英才輩出。二十三世裔孫丘成桐院士,解決了卡拉比猜想,榮獲菲爾茲等三大數(shù)學獎和馬塞爾·格爾斯曼物理大獎,蜚聲中外。丘成棟、丘明誠等一批教授任教于中外名校,學界聞名。代代學子,踵武前賢,文風鼎盛。

師生到丘成桐祖居參觀

學生志愿者在清掃耕讀園
“福壽堂”是丘成桐祖居,經(jīng)過修繕后,成為科學教育基地。福壽堂二圍是以“書香羊?qū)琛睘橹黝}展現(xiàn)羊?qū)璐濉耙淮逯畾v史”的村史館。“福壽堂”旁邊是一座具有200多年歷史的私塾——力田草廬。從力田草廬出來是耕讀園。耕讀園面積不大,以耕讀文化為主題,一圓一方兩個空間園林布局,造型設(shè)計精致新穎,讓人感受到羊?qū)璐甯x不息和崇文重學、勤樸敦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氣息。“成桐先生胸懷報國之志,古稀之年,他仍孜孜不倦,為實現(xiàn)數(shù)學強國夢而鞠躬盡瘁。回校后,我要讓學生把研學收獲寫下來,并牢記在心。”數(shù)學老師鐘榮富說。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馮小靜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39462.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