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一起戳痛處——大家的數學成績都怎么樣?話說數學到底是什么人間疾苦啊,上數學課在學數學,上語文課也在學數學,就連放學也一直在學數學。可為什么就是學不會,那點成績真的可以用可憐來形容……
今天就從5個角度帶大家聊聊如何學好數學?關于心態(tài) (有一個正確的心態(tài)也是加分項)、關于課堂 (不同分數段的同學不同對待)、關于刷題 (掌握正確的刷題方法,效率翻倍)、關于錯題 (有錯題本的同學已經贏在了起跑線),關于雷區(qū) (使你分數低的錯誤做法)。
01關于心態(tài)
中學數學的巔峰有兩種人,一種是天資聰穎,每天哭喊著自己為什么沒考滿分的牛人…… 還有一種就是數學成績一出來,就開始懷疑人生的“數學渣渣”。開始愁苦:每天學那么久數學,結果卻如此……見過逆襲效果最好的高中女孩,最后一年,從80+逆襲到120+。分數可能沒有太震撼,但是這中間要跨越多少障礙,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目前來說,你們都是有可能逆襲成功的!(有些高三黨也不要急,時間不夠,質量來湊,能漲一分是一分!)真的就怕你沒有自信,好多難題不是說你沒有能力解出來,就是你自己不相信你能解出來(你看看身邊的數學學霸你就知道了,那一個個鉆研的勁,能做不出來嗎?)
數學靠的就是基礎和氣勢,你要有堅實的基礎做底蘊,然后有一定能解出題目的自信,才能做好題目。所以,你必須要自信,也一定能自信。(當然自信不是想出來的,是做出來的,自信心源于你的學習方法。) 02關于課堂根據自己的水平決定課堂如何高效利用,不可以盲目不聽課或者全盤聽課,這并不是一種聰明的做法。首先要明確這節(jié)課老師大概講什么。 基礎差的60-90分一檔: 老師講的基礎課還是很有必要聽一聽的。你可以關注一下自己對該知識點的掌握度以及這個題會不會做或者有新方法,如果掌握度不高或者題目也可以進一步加強,就可以聽聽老師在講什么。 90分到120的: 重點聽一下老師有沒有關于題型的總結,或者壓軸的總結,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都是書本上有的東西,其實可以不聽。 130左右的: 其實這個時候更重要的是跟老師交流,詢問老師有沒有獨特的解法或者秘技之類。并不要在局限于課堂,多去外面尋找精尖的資料。 如果你是一個患得患失的人,建議要么聽課要么自學,不要兩頭兼顧最后什么也沒有。03關于刷題刷題前的小tips: 1. 其實題目就是很多知識點的整合我們就是利用這些知識解決題目,當解決題目的熟練度越高,分數也自然會水漲船高。 2. 要把一類的題目反復琢磨,掌握這一類題目的解法事實上高考考察的不是什么邏輯能力,考得好不好本質上跟理解和聰明沒什么關系。而是把一道題流程化套路化,看到這一類題目就知道通法通則。但有些同學不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只好針對一個專題猛刷,以求達到吃透某一類題型的效果。 3. 要將題目分為簡單題、中檔題、難題 · 簡單題就是單一知識點就可以解出來的題目;沒有轉彎,簡單粗暴;要求必須掌握每個知識點以及對應的考點。 · 中檔題其實就是好幾個簡單題組合,重復步驟增多;設計知識點更多,計算量更大。 · 難題多個中檔題加上數學思維;多個知識點的組合應用。 以一張全國卷的數學卷子為例,1-6題、13題每個大題的第一問,其實都算作簡單題;7-10、14、15題,除去圓錐導數的壓軸題第二問,可以算作中檔題;11、12、16題、最后兩題的第二問,可以算作難題。 4. 建議大家先做大題再做小題 大題的分數高,而且思路更加清晰,易于總結;如果水平不夠,可以從第一問開始。 5. 建議每個月做一套高考題目,后期經常反復做做你這階段應該做的,比如基礎差就做第一問和前8道選擇+前兩個填空。 最后要注意的是,高考最近幾年越來越靈活,而不是以前的套路化的代數計算,更多的考察思維和新奇的方式。比如數形結合思維,比如極值動點,比如參數方程的對稱。
這也就要求我們基礎上來以后,如果發(fā)現是計算量大,但能看出來思路的題目,直接跳過就行,更多的應該做具有新穎思維的題目。 刷題中的小tips: 1. 敢于放棄,尤其是在中等偏難和難題的時候思考2~3分鐘沒有思路直接跳過即可。 2. 思考的時候一定不要停留在題目表面要從選項,答案,正向反向去靠,要靈活的調動相關的知識和公式,不會的及時翻書并且標記出來。(限時中不能) 3. 善于把題目翻譯成你熟悉的思路從以前積累的各種角度和解法上,要善于把題目翻譯成你熟悉的思路。
比如看到三角函數第二問求面積,下意識就能想到肯定是用正弦定理。看到Sn,下意識就想到An和Sn的關系。 4. 做套卷要注重限時訓練2個小時一套,如果不敢放棄可以嘗試先做大題在做小題。 5. 題目卡住的時候,可以從第一問或者選項里找到隱含條件或者反推千萬不要一直在犯卡的地方一直研究,真的是浪費時間的做法。不要著急,靜下心來,重新看看第一問里有沒有隱含條件。 實在找不到就可以先做其他的題,換換思路,說不準就突然想到了解題方法。 刷完題對答案的小tips: 如果做題很吃力,建議一題一對;如果能勉強做出來,那就一定要堅持到做完在對。如果做題的時候對答案的時候有感悟,一定要及時標注,之后方便整理。 04關于錯題本很多人都是機械式的刷題,刷完題就再也不管了,這種偷懶肯定是不可取的。 首先要對錯題進行分類:① 計算錯誤② 知識點遺忘② 不會做的 1. 計算錯誤的是不用放在錯題本上的因為我們天天都在計算,并不用刻意占用我們的錯題本,這其實是一個思維方式的問題。2.知識點遺忘
請專門在錯題本開辟一個空間將這類問題放在那里!
如果總是擔心自己的冷門知識點出現遺漏,可以專門翻書把所有的知識點詳詳細細的抄在這里,每次看的時候可以回顧一下。 3.不會做的,這里要分成三種①因為知識點的問題,按照2處理。②徹底不會做的題目,比如說你數學100多分這個時候,壓軸難題可以選擇徹底放棄;這并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實力不足,跟他們秋后算賬就好了,到一定時候自然該來攻克他們。
③中間卡住了,不會下一步的。
這類題目才是重中之重,是你錯題本的核心,將錯題剪下來貼上,或者精簡題干,怎么省時間怎么來,按照專題分類。 將這一道題的卡住的步驟,思路斷層的地方記錄下來。把正確的解題思路記下來。 回顧和總結題目 這一個過程很惡心,人們都是喜新厭舊的,而且人們都不愿意接受自己會的東西又不會了這個艱難的事實。(雖然明明心里清楚卻還不自禁的自我欺騙)但是這才是數學提高的本質 在每周末固定準備一個4小時的長段時間,將你錯題本上面積累的題目反復做一遍,不要看答案。如果還是沒有做出來,就標記一下,下個星期再來一遍。 數學的本質是記憶,是重復,是思路的不斷強化和條件反射。這句話可能現在有點顛覆你的認知,但當你成績提上來以后,在回顧這個回答,你可能覺得說的真是太有道理了!05關于雷區(qū)關于學數學的這些雷區(qū),這些習慣都不是致命的,但是會讓你的效率不高。
①你有在做題之前想過,這個題目屬于哪個章節(jié),對應有哪些知識點,哪些知識點幾乎必考,哪些知識點是核心嗎?以及這些知識點在題目中的作用都知道嗎?②你在做題的時候,有對題干進行拆分嗎?有想過題干背后對接的知識點是什么嗎?以及題干和問題之間的關系嗎?
③你在做完題目之后,有過對題目構成進行分析的意識嗎?以及是否會做完一類題之后系統(tǒng)性地提煉步驟和方法,如果做了,有過嚴謹的邏輯分析嗎?也許你會發(fā)現, 啊……做題學習這么麻煩的嘛?亂學當然不麻煩,但是效率低,你想想是不是數學花了整個高中超過一半的時間,結果效果還是不夠理想,這就是緣由。習慣并不復雜,復雜的是養(yǎng)成習慣的過程,而習慣養(yǎng)成之后的超額收益,才應該是堅持習慣的最大源動力。因為有問題,所以我們要改變。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39486.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