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啟航學校的校門上寫著,“啟智明理”“載德遠航”,校園里有9個特別顯眼的大字:“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構(gòu)建生命教育的辦學理念,讓啟航每年為各大高校輸送大量人才;讓誕生僅七年的晉中市太谷啟航中學校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啟航之路。

用愛對待學生 在感恩中學會奉獻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立。”邢如瑞說,“教育只有根植于愛的沃土,才能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
啟航學校的教育理念就在于更關(guān)注學生心靈的成長,通過增加學生對生命與愛的感知以學會感恩,奉獻社會。秉持著這樣的教育理念,邢如瑞把每個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對待,以愛澆灌,靜待花開。把對學生的“愛”具體化、工具化,老師每天“一日六三”即:一日三生,一日三寄,一日三拍,一日三笑,一日三談,一日三問,學生在“日生一點德,日生一點愛”中受益,樂學,主動學。
在啟航學校,許多孩子稱邢如瑞為“邢媽媽”,他們有什么事都愿意和邢媽媽講。
高考結(jié)束后,邢如瑞的手機成了“師生熱線”,報喜的信息一個接一個。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邢媽媽的微信提示音響起,這是一個已經(jīng)上了大學的啟航學子馬瑞陽發(fā)來的:“邢媽媽,您賦予了我思考的智慧、迅捷的行動力、細致的觀察力,最重要的是一顆具有包容天下的心,一份凌駕于事俗的格局。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為社會,為祖國做貢獻,做一名對社會有用之人,我想是對您最大的回報……”翻看著畢業(yè)學生馬瑞陽發(fā)來的信息,邢如瑞不時露出一絲笑容,“你看,當初還是個小孩子,一轉(zhuǎn)眼已經(jīng)是大二的學生啦,前一段時間他還回來看我呢……”
像馬瑞陽一樣從啟航走出去的很多孩子每逢節(jié)假日都會回來看看邢媽媽,像兒女一樣圍坐在她的身邊,向她講講在大學中遇到的點點滴滴,訴說心里的煩心事。
這樣的感情基礎(chǔ),離不開邢如瑞對他們的傾情付出。平日里,邢如瑞幾乎對每個學生也都有關(guān)愛有加,誰的特長是什么,誰的成績進步了,誰遇到了什么困難,她都了然于心。
在啟航,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有需要時第一時間找到“媽媽”。在邢如瑞看來,“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邢如瑞對孩子們的愛還體現(xiàn)在生活當中的細枝末節(jié)。每到節(jié)假日,她會想方設(shè)法給孩子們改善伙食。水果、餃子、蛋糕……在邢媽媽的食譜上,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在邢如瑞看來,“感恩父母,孝親敬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因此,啟航大力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教育,全校師生共同行動,形成獨特的啟航式傳統(tǒng)教育典型。
給父母洗腳是“孝親”活動中必須完成的一項“作業(yè)”。邢如瑞說,通過讓孩子給父母洗腳,不僅能夠讓孩子學會感恩,還能讓孩子換位思考,理解父母,增強責任感,從而促使孩子深刻地反思許多人生道理,加深對生活與生命的認識與理解。

讓公平教育的陽光照亮每一個孩子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在邢如瑞的辦學理念里,絕不能因為家境貧寒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家境困難的張少奇去年考取了哈爾濱商業(yè)大學。今年暑假,他以暑期工的身份再次回到啟航,邢如瑞每月為他支付一萬元工資,名義上是“打工補助”,實則是讓他無憂無慮地上好大學。
“我家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上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邢媽媽給的這些補助可能比我父母一年的收入還要多。是邢媽媽的幫助,讓我重拾了求學的希望。”談及邢媽媽所做的點點滴滴,張少奇說,“回報邢媽媽的,只有學好本領(lǐng)報效國家。我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學弟學妹,從啟航學校走向全國,從中國走向世界,成為行業(yè)中的佼佼者。”
從七年前投身教育事業(yè)至今,邢如瑞始終關(guān)注著貧困學生上學的問題。基于此,啟航學校大量招收農(nóng)村弱勢群體的適齡少年,為貧困家庭出身的學生減免學費和生活費,為他們資助生活和學習用品,提供免費研學旅行的機會,讓農(nóng)村孩子的受教育權(quán)得到了充分的制度保障和物質(zhì)支持。
邢如瑞認為,教育公平就是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機會。
秉承“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啟航學校對于入校成績沒有設(shè)置過高門檻。即便是曾經(jīng)在中考失利的孩子們,也可以通過努力成為高考賽場上的“黑馬”。
黃琳峰的中考成績并不理想,送他去啟航之前,他的父母對他上大學并不自信。來到啟航后,邢如瑞認真觀察他的興趣愛好,分析他的性格特點,建議他學習航空服務(wù)管理專業(yè)。一段時間后,黃琳峰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興趣與擅長所在,并通過努力考取了貴州民族大學。
在啟航學校,像黃琳峰這樣黑馬“逆襲”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入學成績剛夠錄取分數(shù)線400分出頭的孩子最終都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多年來,啟航堅持讓公平教育的陽光照耀每一個孩子,真正做到了“弱進特(特長)出、低進高出、高進優(yōu)出、優(yōu)進尖出”。
“讓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獲得發(fā)展,培養(yǎng)他考上名校,考入雙一流大學,是錦上添花;讓成績?nèi)跻稽c的孩子考上大學,是晉中市太谷啟航中學校的責任擔當。”邢如瑞說。
從辦學之初,啟航人就立足基礎(chǔ)教育,積極吸收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思維,變更教育方式,大力提升辦學質(zhì)量。
邢如瑞始終認為“每個孩子都能成才”,專注于因材施教,聚焦于教育的歸化功能,以德為先,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匯聚體育和勞動孝親教育,讓學校成為鍛煉人才的大熔爐。
打造“在行走的課堂里成長”新模式
“如果連世界都沒有看過,哪里來的人生大格局?”
走過全球多個國家,邢如瑞的辦學胸懷,還在于用游學的腳步丈量世界的遼闊,用文化的探索感悟中國的偉大,讓學子用國際化的視野,體察世界的多元文化。
國際化辦學之路也是啟航學校的特色之一。邢如瑞利用自己的人脈,廣泛溝通校園內(nèi)外資源,用研學旅行為廣大學子提供一種“在行走的課堂里成長”的新模式,把艱苦的研學旅行變成學生難忘的生命印記。
2018年暑假,啟航學校選派了20多名師生前往英國研學,中西文化交流,讓師生開了眼界。
除此之外,學校還開展了紅軍長征精神熏陶、誠信教育洗禮、外語能力提升等等研學夏令營、冬令營,這些活動不僅受到師生的歡迎,有效促進教育的均衡發(fā)展,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很多學生都說,邢媽媽帶著我們走出大山,見世面,長見識,讓我們更堅定了考大學的信念。
啟航的“異軍突起”也得益于強大的師資團隊。這是源于邢如瑞的辦學理念吸引了一批特級教師、高級教師、骨干教師的加入。許多在啟航工作的老師說,不知道為什么對啟航這么“著迷”,總感覺自己的未來就在這里。
“來啟航工作已經(jīng)四年有余,學校始終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辦學理念,這與我從事教育行業(yè)的初衷完全契合。”已經(jīng)從事教育工作40余年的張謙蘭老師說。
在眾多老師與家長的眼中,邢如瑞是啟航教育理念的締造者,她說,感恩、愛、公平、因材施教是啟航生命教育理念的基因。
7年時間,啟航從多元化發(fā)展、學風建設(shè)、制度管理等方面做了諸多有益的探索,對于促進學生的多方面發(fā)展及素質(zhì)提升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更為眾多高校輸送了一大批優(yōu)質(zhì)人才。正因如此,7000多名學子及家長為其投下了信任票、感謝票。
邢如瑞帶領(lǐng)的啟航學校走出了自己教育之路,在生源并不優(yōu)質(zhì)的情況下,讓眾多學生走進高等學府。
7歲的啟航剛剛起步,邢如瑞說,啟航會和更多的學生一起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49763.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