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藝術是中國民間與現(xiàn)代“潮玩”相結(jié)合的一種常見的民間藝術,用黏土塑制成各種形體即是一種民間手工藝,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而激發(fā)學生的課堂樂趣。基于此,亳州市第三十六中學成立了以生物學基礎知識為主線,以超輕黏土為主要材料,結(jié)合繪畫、剪紙、手工等美學元素融合現(xiàn)代“潮玩”式的“百變課堂”。
每節(jié)課前,老師都會根據(jù)生物課本的基本常識提煉出不同的活動主題,課堂過程中讓學生自主研討創(chuàng)作。
大自然是學生創(chuàng)作的天然樂園,為了引導學生認識樹葉的奧妙,老師首先分配學生進行課前樹葉采集,幫助學生了解樹葉結(jié)構(gòu),在教學中通過一片樹葉的聯(lián)想展開教學,通過小組的形式了解記錄百變樹葉功能、呈現(xiàn)并分享作品。老師在創(chuàng)作中進行主題引導,在小組成員之間集思廣益之下,百變樹葉作品就新鮮出爐了。


將生物常識與美學元素融合的教學理念是成立“萌芽社團”新的嘗試,為了讓這種新理念在學生內(nèi)心形成固化思維。為此,老師確立了以“母親節(jié)”為主題的創(chuàng)作課,課前讓學生搜集很多表達對“母親節(jié)”愛意的方式,在授課過程中通過不同小組記錄員記錄對母親愛意表達的方式,老師選取一種形式并引出花的結(jié)構(gòu)和呈現(xiàn)形式。在學生通過不同形式表達愛意的過程中,授課內(nèi)容——花的結(jié)構(gòu)也得到了呈現(xiàn),通過自己親手制作的一朵花足以化作千言萬語。在了解花的結(jié)構(gòu)過程中,一束精美的康乃馨、百合花就新鮮出爐了。
“黏住信心,塑出快樂”是亳州市第三十六中學成立該社團的目的。為了黏住學生的信心興趣,老師確立了“百變紙杯”的動物黏土創(chuàng)作。在授課前讓學生提前準備好紙杯,在講課中老師讓學生猜一猜如何實現(xiàn)紙杯的百變。在各小組觀察員記錄的過程中了解百變紙杯的各種造型,創(chuàng)作百變紙杯,進而了解人物的結(jié)構(gòu),再進行黏土的美化,實現(xiàn)百變黏土娃娃的現(xiàn)代“潮玩”作品出爐了。
為了更好地記錄學生每次創(chuàng)作的瞬間,學校還安排了后期手工視頻拍攝小組,通過抖音、快手來對學生作品進行宣傳。讓學生感受成功、體驗快樂,體驗“揉碎的是過往,捏出的是夢想”的社團宗旨,還能實現(xiàn)課程自主創(chuàng)作,擴大社團的影響力,彰顯出亳州市第三十六中學“黏土社團”精彩瞬間的美好。
團員隨筆
七(2)班 李紫薇
用雙手創(chuàng)造美麗世界

如果說生活不缺少美,只是少了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那么參加了萌芽社團后,我要在這句話后面再加一句,要是再有一雙創(chuàng)造美的手,那么生活會更加的多姿多彩。
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一片凋落的花朵、一片發(fā)黃的樹葉……這些場景我們隨處可見,也許你認為這是很正常的生活場景,而且那么的不起眼。的確如此,但要把它們放在萌芽社團里,它們就是主角。萌芽社團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植物,開展了以“送自己一個春天”為主題的活動,就是利用這些“主角”,制作出了一個個精美的葉脈書簽。
活動開始之前,老師向我們講述了一片樹葉、一朵花的生長歷程以及葉脈的相關知識。在制作書簽過程中,社團成員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有的利用一些植物葉片組合成各種各樣的動物,有的通過繪畫和植物拼接的形式來完成生活中的某個場景。總之,在這次社團活動中,社團成員通過集思廣益,激烈的討論、爭論,最終制作出了自己滿意的書簽。
從這次活動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關于植物葉脈的知識,而且也明白了團隊的重要性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可貴之處。
八(1)班 魏耀輝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才能走得更遠,加入萌芽社團,成為其中的一員,果然驗證了這些話。當時選擇萌芽社團,就是因為喜歡生物,想多學習一些生物的知識,學得多一點、深一點。
萌芽社團開展了許多有意義的活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于植物細胞模型制作的活動。活動開始時,老師幫我們簡單回顧了植物細胞的結(jié)構(gòu),雖然大家都學過,但只有個別成員能回答完整植物細胞的結(jié)構(gòu)。植物細胞中細胞器的功能,大家知之甚少。老師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我們每個人扮演其中一個細胞器,當大家都明確自己所代表的名字后,老師又讓我們明確各自所代表細胞器的作用。就這樣,通過反復的練習,等大家都熟悉了主要細胞器的名稱和作用后,老師讓我們通過超輕粘土和繪畫等形式來塑造植物細胞的結(jié)構(gòu)。之后老師又給我們講了很多關于細胞器的小故事,最后社團成員也分享了自己的作品和收獲。
在這次有意義的社團課中,我不僅學到了生物學知識,而且也意識到其實我們每個人就像一個細胞器一樣,在一個整體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只要大家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整個“細胞”才能有序、高效地運行。
八(1)班 李大苒
期待 讓活動更美好

今年母親節(jié)前夕,社團舉行了以“愛在心中,感恩更美”為主題的活動,老師說表達愛和感恩的方式有很多種,這次社團活動就選擇手工制作康乃馨來表達我們對母親的愛。活動開始時,老師幫助我們回顧了花的結(jié)構(gòu),接著又向我們說明選擇康乃馨的原因。
為讓我們對花的結(jié)構(gòu)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老師先讓我們繪制花的結(jié)構(gòu),然后用超輕黏土制作花的結(jié)構(gòu)模型。在制作康乃馨花束的過程中,老師說我們可以通過采用剪裁的方式來制作,也可以采用暈染的方式來制作,不局限形式,做出自己認為最美的那朵,然后再送給自己的母親。
一次有意義的社團課不僅可以讓我們學到知識,而且還教會我們?nèi)绾稳ヌ剿鳌⑷グl(fā)現(xiàn)、去感恩。期待萌芽社團的每一節(jié)課……
校長寄語
亳州市第三十六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 石 磊
助力“雙減” 讓學習減負不降質(zhì)

在“雙減”背景下,為切實做到“減量不降標、減時不降效、減負不降質(zhì)”,亳州市第三十六中學實行課后作業(yè)輔導與多彩社團活動并行的方式,豐富校園文化,助推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全面健康發(fā)展。
學校“萌芽社團”成立一年多來,在張匯俐老師的精心輔導下,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切入點,以手工制作的方式解決生物問題為突破口,極大鼓舞了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熱情,陶冶了情操、磨練了意志、增進了學生間的友誼,為學生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神奇科學世界的大門。通過各種充實而有趣的手工制作,生物愛好者和特長生的隊伍擴大了,帶動了大批學生樂學、會學、健康地發(fā)展,贏得了學校師生的廣泛好評。
學校社團活動豐富多彩、富有特色,既為學生們提供了放松大腦、放飛心情的空間,又為他們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激發(fā)起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綜合素質(zhì),更加有效促進了“雙減”政策落地落實。在活動中,輔導老師充分尊重學生差異,整合學校、社會、家庭諸多資源,讓每一名學生都能選擇與自己興趣、愛好相適宜,符合自身素質(zhì)特點的活動項目。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加強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修煉,完善人格、提高健康運動能力,在深入開展好社團活動的基礎上,促進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個性特長的學生。在繁榮校園文化、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劉靜茹、通訊員彭慧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75987.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