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2000年的宋劍湖小學,坐落于常州遙觀鎮(zhèn)宋劍湖畔,現有18個教學班,886名學生,47位教師。自建校至今,學校充分利用軟、硬件資源和校內外師資,采用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倡導書畫藝術文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積淀了較豐富的內涵和底蘊,走出了一條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書畫特色教育的軌跡。
墨香浸潤童心,書法在筆尖飛舞
在校園走廊的醒目處,宋劍湖小學舉辦的“童心向黨”慶祝建黨100周年書法展正在呈現,這是六年級學生林鼎“個人展”,集聚了篆、隸、楷、行等各種書法作品,或凝重或規(guī)整或灑脫或拘謹。一個個漢字如開在墨上的花,有的密聚、有的疏朗,虛實結合、變化多端,幾十幅書法作品傾注了他看不見的心力、心血和心境。

書法展現場展示的作品
林鼎在學校綠波書法社團學習已有5年。一年級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學校的哥哥姐姐們在校門口書寫春聯(lián),提筆落墨、宛若游魚,意氣風發(fā),揮斥方遒。在被震撼的同時,也讓林鼎產生了對于書法學習的極大興趣。
自此以后,林鼎開始加入社團學習書法,寒來暑往,刻苦練習。“每天練習至少一個小時,剛開始還需要父母督促我,慢慢就養(yǎng)成了習慣,書法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林鼎說,練習書法是枯燥的,從拿著字帖依樣畫葫蘆地模仿,到鉆研筆勢、筆畫,需要反復練習、精心書寫,也練就了耐心、細心。

書法展
根基是基礎,必須要打好。“書法,練久了才能找到筋骨,寫出神韻,這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寫出自己的風采。”宋劍湖小學專職書法教師章志英說,篆書的古樸、楷書的方正、行書的飄逸、隸書的圓潤……沾墨習字,林鼎的運筆、結構、章法等方面的技能,都能看得出他的專心鉆研。
小學六年,林鼎一直是品學兼優(yōu)的代表,年年都是“三好學生”,還曾獲得2018年、2019年江蘇省中小學生書法大賽金獎、三等獎,第九屆中小學生硬筆書法大賽江蘇省常州市賽區(qū)一等獎,第三屆全國書法、硬筆書法網絡大賽一等獎,2021年常州青少年書法大賽中被常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分會評為“百佳獎”。
傳承國學文化,翰墨飄香潤成長
走進宋劍湖小學大廳,展現在眼前的是“書畫源遠”的主題浮雕,教學樓兩側“歷代名家書法及國畫欣賞百米長廊”,讓師生浸潤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書畫文化之中;校園內名家及師生的360多幅書畫墨跡讓學校情趣盎然、翰墨飄香……處處散發(fā)的濃郁的文化氣息,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內涵,也潛移默化滋養(yǎng)著每一位師生的心靈。

書法展現場展示的作品
目前,學校共有七個書畫專用教室,配備了齊全的筆墨紙硯。書畫教育,需要一支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書畫教師隊伍。宋劍湖小學制定了“校本化”書畫專業(yè)教師培訓工程,2000年至今,學校聘請了全國著名畫家王玉倫及國家級書法協(xié)會會員章哲誠來校定期對教師進行書法培訓;2005年,又增聘了多位全國著名書法家來校講學并示范創(chuàng)作。
學校還成立了書畫教研組,承擔國家級子課題《少兒書畫特色教育的研究》的研究,探索書畫課堂教學素質化模式。“我們開設了紅菱書法社,二年級教授軟筆,每周二授課,共有45名學生。我們還根據不同年級要求,安排固定書法課,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在各年級開展普及性書畫教育教學。”章志英說。
20多年來,宋劍湖小學培養(yǎng)了一批批品學兼優(yōu)的書畫苗子,也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特長。“書畫教育提高了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和藝術素養(yǎng),也促進了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學校已創(chuàng)成‘常州市藝術(書法)特色學校’。”宋劍湖小學校長王立新透露。
通訊員 雷金鵬 胥展姿 周銀 黃雅婷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郭靖宇
校對 蘇云
來源:紫牛新聞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19372.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