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服務站前置,建設愛心停車場,設立執(zhí)勤“護學崗”,創(chuàng)新打造以“一站、一崗、一場”三個服務平臺和“家長暖心、奉獻愛心、社會放心”三項服務宗旨為核心的教育惠民服務“三三”模式,將惠民服務由校內移至校門口,用心溝通、用愛交流,讓群眾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關愛、服務與熱情,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鄉(xiāng)村教育。


楊成小學是一所較偏遠的農村小學,位于美麗的浮煙山北麓,服務于周邊五個自然村。現(xiàn)有學生216名,教職工26人。雖然學校規(guī)模小,但是環(huán)境美、設施全、教育教學質量好,群眾滿意度高,獲得“濰城區(qū)家長滿意學校”,連續(xù)幾年獲得市“零投訴學校”稱號。
一、建設40平方前置惠民服務站,感受暖心驛站
學校利用原來的保安室與圍墻存放雜物處,就地整修,新建40平方惠民服務站,站內環(huán)境優(yōu)美,設施完善,布置溫馨,沿街面向群眾開放。惠民服務站內設“三區(qū)兩臺”(閱覽區(qū)、休息區(qū)、便民區(qū)、惠民服務臺、校長接訪臺),其中閱覽區(qū)供家長讀書看報;休息區(qū)可以交流聊天;便民區(qū)提供雨具、打氣筒、手套、針線、老花鏡、便民藥箱等急需用品;惠民服務臺為家長提供教育求助、咨詢等幫助;校長接訪臺廣泛征求群眾教育辦學意見和建議,直擊群眾“急難愁盼”,真正讓老百姓在接送過程中感受到“身暖”和“心暖”,切實打通教育惠民服務“最先一公里”。


二、新建停車場及等待服務區(qū),開展愛心服務
學校門口道路是村民出行主干道,上放學時段,會遇到擁堵、無秩序難題。為了師生及接送家長的安全,學校積極籌措資金,對學校南側多年沉積的垃圾場全面改造,與電力部門協(xié)調移出電線桿,并積極爭取水利部門河道護坡工程。經過努力,一個高標準的近1000平方的愛心停車場建成,并與2020年9月投入使用。為進一步方便家長,場內一是劃定停車區(qū)域和停車位,讓車輛安全有序、進出自如。規(guī)劃有機動車接送區(qū)、三輪車接送區(qū)、電動車接送區(qū),并劃車位線。因車位充足,所以基本固定,家長們開玩笑的說:“我們也有車位了,這在城里的話得交不少錢呢”!話里話外無不表露出對停車位的欣喜、贊賞之情;二是搭建了高質量又寬敞的遮雨棚,雨雪天氣家長不至于淋濕;三是設置愛心等待區(qū),農村家長大多是非機動車接送,又大多是老人,我們在等待區(qū)設有愛心凳,不夠就用我們自己學生倒換下來的凳子,為接送家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等待區(qū)還設有書報架、便民箱,還有部分雨具。他們休息聊天,讀書看報,還可以透過鐵藝墻直接看到正在延時的孩子們;四是拓展服務空間,停車場內還建有94平方的活動室,雖為板房,但是也成為家長們的樂園,根據季節(jié)設置不同的活動項目,冬季為乒乓球室,春夏秋季為書畫室,并設有學校孝善文化的展區(qū),讓家長在接送孩子的過程中感受文化熏陶,使惠民服務提升。家長們交流中覺得,接孩子不再是一個鬧心活,而是一種樂趣,一種幸福。


三、發(fā)揮家委會作用,家校共育,辦社會“放心”教育
惠民服務站內設立家委會辦公室,由家委會成員輪流值班。主要作用是護學崗執(zhí)勤、積極協(xié)調家校聯(lián)系、促進和諧共育。一是在門口設立護學崗,延伸至校門口周邊100米,主要由學校帶班、值班教師和家委會成員及家長志愿者組成,護導學生上放學,為學生安全設立一道堅實的屏障;二是協(xié)調組織家校活動。常態(tài)化開展親子趣味運動會、家校同樂游藝會、小小手工展、家長助教等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豐富家校課堂,并利用各個傳統(tǒng)節(jié)點,組織勞動、研學等活動,增加家長共同溝通的機會;三是積極研發(fā)家長課程。學校吸納優(yōu)秀家長和優(yōu)秀教師組成“育子智囊團”和“家長學習共同體”,打通家長課程新載體、新亮點,不斷豐富家長課程資源。堅持做到每月一次“家長課程”,校長親自講、邀請專家作報告、家長經驗交流,解決家庭教育中的焦點、難點、賭點等問題,讓家長成為育人的同盟軍,進一步提升家校共育水平,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快速優(yōu)質發(fā)展,真正辦社會“放心”、“滿意”教育。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26450.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