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廣大師生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最大限度避免疫情給學生帶來不利影響,切實減輕學生的學業(yè)壓力,東莞市教育局制定了《東莞市小學線上教育工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內容吧!
一、合理安排課程
《指引》明確,線上教育是正常教學的組成部分,線上教育時長納入正常教學時長范疇。
《指引》要求,各教育管理中心和各小學要組織骨干教師,創(chuàng)新選用國家、省、市教育資源平臺提供的公共教育資源和開發(fā)本單位的特色資源,充分發(fā)揮品牌學校的作用,公辦和民辦學校結對幫扶,共同做好線上教育工作。
各校要根據(jù)“學科課程保障基礎,綜合課程前置實施”和“一校一案”原則,統(tǒng)籌考慮國家課程與綜合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安排,做到學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兼顧,鼓勵將部分綜合實踐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調整至居家學習期間完成。可結合小學生居家學習的特點及各校實際,采用線上教育與線下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科學規(guī)劃每周課程,制定課程表,原則上學科課程安排在上午,每天每門學科課程不超一節(jié),下午安排綜合課程和專題教育。
課程內容要堅持國家課程學習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相結合,注重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大力開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道德與愛國主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學生鍛煉身體、開展課外閱讀。
二、提供優(yōu)質資源
《指引》介紹,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ykt.eduyun.cn)、中國教育電視臺(CETV4,頻道號987)、廣東省小學線上課堂、廣東教育電視課堂(小學1-6年級課程視頻,頻道號依次為“971-976”)、廣電機頂盒“粵課堂”、廣東移動IPTV、中國電信IPTV、探究學習平臺(tjxx.dgjy.net)為小學線上教育提供托底支持的學習資源平臺。市教育局開發(fā)的東莞云課堂(ykt.dgjy.net)和東莞教育電視課堂也將于3月2日上線。市教育局教研室各學科推送的線上教育資源也將以周為單位提前上傳到東莞教學資源應用平臺(dg.etiantian.net)及相關工作群,供全市小學教師選用。
《指引》要求,各教育管理中心、學校要積極組織骨干教師收集、整理、研發(fā)優(yōu)質線上教育資源,特別是結合疫情和居家學習實際的主題式學習、項目式學習、藝術創(chuàng)作、居家體育、勞動實踐等專題或綜合課程資源;要建立線上課程審核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實行誰開發(fā)誰提供誰負責分級審核制度。
三、維護身心健康
《指引》強調,要加強對家長的引導幫助。各學校要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潛力,積極爭取廣大家長對線上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積極引導家長理性看待不返校期間教育工作的安排,正確對待和包容孩子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引導家長關注孩子在非常時期可能出現(xiàn)的焦慮、恐懼等應激反應。對家長工作忙碌或其他原因無暇顧及學生的家庭,耐心細致地做好教育引導工作和力所能及的幫助,盡量減少家長復工、孩子學習的工學矛盾,營造積極的居家學習能量場。
要加強對學生的關心愛護。教師要合理安排學習內容和時間,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和視力保護,有效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做到勞逸結合;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指導,幫助學生消除緊張焦慮心理,保持積極學習心態(tài);不強行要求學生上網“打卡”和上傳學習視頻,嚴格控制作業(yè)量,避免加重學生負擔,特別要加強對防疫阻擊戰(zhàn)一線人員子女和隨遷子女的學習指導和關愛。
要加強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學校要關心教師及其家屬的身心狀況,力所能及地幫助教師解決后顧之憂;優(yōu)化線上教育組織實施工作,設身處地、想方設法地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和負擔;了解教師開展線上教育教學的困惑與困難,及時予以必要的支持和指導。
四、加強組織保障
《指引》要求,各教育管理中心和學校要制定線上教育實施方案,建立協(xié)調機制,統(tǒng)籌做好平臺使用、資源選用與開發(fā)、技術支持、師資調配、組織實施等工作。特別要及時調整優(yōu)化本單位的教師培訓方案,堅持“統(tǒng)籌規(guī)劃、突出重點、按需施訓”的原則,結合不同學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求,開展網絡平臺使用方法、線上教育組織實施、線上教研科研等應急培訓,為線上教育工作順利推進提供技術支撐。
學生返校后,學校要對線上學習質量進行診斷評估,有針對性調整教學計劃,合理安排各科課程及其教學進度。各學校對線上學習網絡設備缺乏、家庭困難的學生,要“一人一策”做好托底方案,為學生提供學習條件,力爭所有學生可以通過電視、網絡直播或點播進行線上學習。受客觀條件制約確實難以進行在線學習的要精心輔導做好線下學習,返校后還要進行專門輔導。
五、落實工作責任
《指引》強調,在全民戰(zhàn)“疫”的特殊時期,線上教育是一項政策性、專業(yè)性很強的政治任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務必高度重視,提高政治站位,積極主動作為,要始終堅持把師生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樹立底線思維,深化思想認識,明確工作要求。
一是小學一、二年級對線上教育不做硬性要求,不能上新課,繼續(xù)按照《東莞市小學延遲開學期間教學工作指引》要求做好落實。
二是要把教師線上授課和學生線下自主學習結合起來,合理安排學習和作息時間,不得超時超量,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和上傳學習視頻。線上課程教師講授(直播、錄播)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小學每天線上教育總時長原則上不超過2小時。
三是不能簡單地將線上教育理解成線上教學,線上教育是在線下教育無法實施的背景下開展的全方位的教育,內容應該包含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
四是線上教育必須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絕不允許以犧牲學生身心健康為代價大搞知識傳授和“機械刷題”。
五是要高度重視無網絡、無電視的學生群體,可以通過電話、信息、廣播等方式開展學習指導,爭取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保障教育公平。
六是要制定不少于一個月的線上教育計劃,設計好課程、組織好資源、安排好教學。返校后,小學階段所有年級必須堅持“零起點”教學。
《指引》指出,市教育局將加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督導,對擅自提前開學、組織學生提前返校、違規(guī)集中補課和嚴重違背教育教學規(guī)律損害師生身心健康的做法(如小學一二年級上新課,超過線上教育限定時長、強制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作業(yè)明顯超量、布置不合理的“家長作業(yè)”等),以及敷衍塞責、互相推諉、不作為的行為,一經發(fā)現(xiàn),嚴肅查處。對于因以上行為造成較大不良影響的學校、校長、教師,取消當年評優(yōu)資格,在全市教育系統(tǒng)通報批評,并依照有關規(guī)定嚴肅處理。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27972.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