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云南日報

元陽縣民族小學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堅持“傳播民族文化,樹立民族形象,弘揚民族精神”的思想,引導學生了解各民族歷史和文化,貼近學生實際,不斷增強“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走進校園,記者被洪亮的歌聲所吸引,體育課上,三年級四班學生正在開展民族大團結班隊活動課,授課教師將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族禮儀等納入教學中,讓學生們了解各民族在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學校還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同學們結合民族團結、文明創(chuàng)建等主題進行手工創(chuàng)作,并把作品收集起來進行展示,讓同學們在創(chuàng)作中了解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團結意識。
一幅幅作品代表了孩子們的美好心愿
數(shù)學老師陳旖旎說:“我們在那個校園的圍墻上,書法美術老師制作了一個以石榴系列為主題的民族墻畫,就是希望我們所有的師生都能緊密的團結在一起。”
元陽縣民族小學始建于1997年8月,現(xiàn)有在崗教師134人,少數(shù)民族教師占56.7%;有在校學生2500人,少數(shù)民族學生占76.8%。為把民族團結教育推深做實,元陽縣民族小學開展以“展示才華、體驗快樂”為主題的文體藝術節(jié),通過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向心力,讓各民族學生更團結、更親近。
“今天有幸主持學校舉辦的文體藝術節(jié),活動中各民族節(jié)目輪番上演,多才多藝,讓我對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對民族團結有了更大的認識。”作為文體藝術節(jié)活動的主持人學生李艾瑾說。
豐富多彩的民族文體活動
學校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開設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程。通過言傳身教、手把手教學,讓同學們充分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和和諧氛圍。
四年級八班學生何景潔說:“我是一名哈尼族的小女孩,我的好朋友呢她是彝族,雖然我們民族不同,但是我們很合得來。班上也有很多不同民族的同學,但是我們課間經(jīng)常在一起玩、(一起)學習,我們是一個非常友誼的大家庭。”學校始終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全面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創(chuàng)建活動,把民族團結教育貫穿于德育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建設的各個方面,努力探索創(chuàng)辦優(yōu)質教育的新路子,不斷增強學生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責任感,全力構建和諧、和睦、和順的校園民族團結氛圍。
本文來自【云南日報】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29797.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