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特約記者 田琳 張黎立 實習記者 施茜 單雪嬌)今年9月,宣威市復興街道浦山小學在原有基礎上,通過改造升級成立了城區(qū)唯一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小學——浦山寄宿制小學。而今,學校開學上課已經(jīng)快兩個月了,孩子們在學校學習生活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上課鈴聲響起,在浦山小學新建的足球場上,同學們正在練習大課間武術操《精忠報國》。踏著音樂節(jié)拍,大家動作整齊劃一、鏗鏘有力。這樣的特色課間操是浦山小學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城區(qū)唯一一所寄宿制小學,學校在抓好教育教學的同時,注重做好寄宿制學生的管理,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開學一個多月了,從文興鄉(xiāng)轉學來到浦山小學的五年級學生朱娜伊已經(jīng)完全適應了住校生活。過去,在城里打工的父母很長時間才能回一趟家,相比以前,她現(xiàn)在每周都可以見到父母,也節(jié)省出了不少學習時間。朱娜伊說自己雖然是第一次住校,但還是很適應住校生活。“每天從教室回來和宿舍的小朋友說一說在教室里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我很開心,以前我沒有和父母住在一起,現(xiàn)在他們每個星期都來接我,我和他們感覺更親近了,宿舍環(huán)境很好,學校食堂的食物也很豐盛,我很喜歡這里。”朱娜伊告訴記者。

有同樣情況的還有正在上三年級的李裕炵,他轉學到浦山小學后,學習進步很塊,人也開朗不少。李裕炵說:“學校的環(huán)境太好了我住著很開心,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問老師,老師和同學都會主動幫助我,而且在這里上學,父母接送我上下學都更方便了。”

借助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住宿條件,學校通過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引導學生由他律到自律。家長們表示,自從住校后,孩子在生活上找到了好榜樣,學習上找到了好幫手。

市民李春景家的孩子今年也轉學到了浦山小學,就讀一個多月后,孩子的變化讓他高興:“通過以前和現(xiàn)在對比,孩子到浦山小學幾個星期以后,生活上也比較規(guī)律了,學習習慣也改善很多,孩子在寄宿學校,都有相應的課外輔導,孩子有不懂的地方,都會及時向老師反映,得到了老師很大的幫助。”李景春告訴記者。

家長段燕平說:“以前孩子在家里我們要工作還要照顧孩子,照管他的學習,不能給孩子提供很好的條件,有些學習上的問題我們也不太懂,現(xiàn)在學校有這種條件,我覺得還是比較好的。”

此外,學校為避免剛住校的學生產(chǎn)生“分離焦慮”,造成住校不適應,制定開展豐富多樣的課程教學,加強了校園心理教育。校長龍亞說:“學校的很多學生,特別是寄宿制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還有很多是單親家庭的孩子,針對這些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學校里面都是統(tǒng)一登記管理,有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來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引導他們健康發(fā)展。”

學校在嚴格執(zhí)行國家規(guī)定的基礎課程前提下,將文化課程、藝術課程、活動課程有機結合,力爭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朝氣、有個性;能自理、能自立、能合作;會學習、會思考、會探究的小公民,為學生多元化學習拓展空間。“我們還利用晚上的時間對住宿的學生進行輔導,老師利用這段時間來進行糾正學習上的不良習慣,老師會對她們吃飯洗臉睡覺這些內務整理進行指導,讓孩子們養(yǎng)成獨立生活的習慣,其次,在住宿方面我們采用以大帶小的方式,讓高年級的同學帶著低年級的同學,實行舍長負責制,這樣不僅鍛煉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也鍛煉他們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督能力。”龍亞說。
據(jù)悉,學校將繼續(xù)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規(guī)范學生宿舍,強化師資力量,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把愛心傳遞給每一個孩子,為他們提供公平優(yōu)質的教育。
本文來自【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36679.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