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管維維 孫舒楠

日前,杭州市蕭山湖濱小學(xué)邀請了蕭山區(qū)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昭東剪紙區(qū)級代表性傳承人呂莉奶奶,給孩子們上了剪紙課,呂老師從中國剪紙介紹、來歷、作品賞析和實踐操作,帶領(lǐng)湖濱孩子們走進了剪紙的世界,讓孩子們體驗了一把“非遺剪紙課程”,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剪紙,作為傳統(tǒng)手工藝術(shù),蘊含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一張紅紙,一把利器,在游刃有余的裁剪之間,紙張就以嶄新的姿態(tài)躍然在眼前。呂奶奶一到教室,孩子們立刻歡呼起來,他們期待已久的非遺剪紙課正式開始了。









只見呂奶奶不緊不慢地講解著非遺剪紙課程的背景知識:“剪紙,作為一種即逝的藝術(shù),之所以能流傳下來,就是依靠著傳承的力量,大家都有這樣一份責(zé)任,將“剪紙”代代相傳。”
聽完了奶奶的介紹,孩子們對待眼前的剪刀和彩紙又多了幾分鄭重。呂奶奶展現(xiàn)了她最近的新作——剪紙版的亞運吉祥物,看到如此精湛的技藝,孩子們連連拍手稱贊。
到了動手環(huán)節(jié),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剪了起來,紙張折疊、再翻轉(zhuǎn),剪刀在手中起起落落,呂奶奶也穿梭在孩子們的周圍,一邊耐心地講解著,一邊細(xì)心地指導(dǎo)著,小南瓜、窗花等上手快的剪紙作品就這樣誕生了,孩子們興奮地彼此交換剪紙作品,互相欣賞。



非遺剪紙課程,讓孩子們將這一份“傳承”銘記在心,亞運在即,文化交融,湖濱小學(xué)的孩子們,作為亞運小主人,用自己的方式,將最美的杭州、最有底蘊的中國文化,努力去展現(xiàn)給世界。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68921.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