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每間教室的醒目位置都被稻草占據。出啥事了?這么多稻草要用來干啥?
做稻草人!全校師生異口同聲回答。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上回見著稻草人,還是小時候讀《綠野仙蹤》,書里的稻草人長這樣:他的頭是一口小布袋,塞滿了稻草,上面畫著眼睛、鼻子和嘴巴,裝成了一個臉兒。頭上戴著一頂破舊的帽兒,身上穿著一件褪色的衣服,身體里也塞滿了稻草……記得書里形容他為“一個沒有大腦的思想者,但在遇到艱難險阻的時候挺身而出,一路上鼓勵大家前進”。

到了如今“10后”的手中,稻草人會變成什么模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昨天去學校看了看,結果眼花繚亂——小學生們親手制作的稻草人,有不同尺寸精致的草編款,還有色彩豐富,充滿想象力的手繪款,比經典童話里還有趣:

更令人驚嘆的是,六年級各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稻草人元素編成了劇本,并巧妙地利用身邊的物品,如紙片、黏土、積木等,拍攝出多部定格動畫。
比如,有學生通過認識并制作稻草人,發(fā)現(xiàn)這些麥田里的守望者,具有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高度責任感,正如疫情期間,那些奮戰(zhàn)一線的醫(yī)務工作者。
“每次我們做核酸檢測,大白都很辛苦,所以這次選了大白做主角。”六年級女生謝怡靜說。
男生鐘鑫澤眼里,消防員、抗洪搶險的戰(zhàn)士們也都具有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稻草人精神,所以他和班里的小伙伴制作的定格動畫,拍出了救火和抗洪的畫面。
還有學生屬于想象派,幻想擁有一支“馬良神筆”,讓畫在書上的稻草人“活”了過來,不止守護糧食,還想生產糧食——趁主人不注意,播種下了糧食:
小朋友們的作品,讓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感受了一次校園版定格動畫奧斯卡盛宴。
其實,不僅是六年級學生,該校其他年級的孩子們也將稻草人元素玩出了新高度。
“這是我第一次聽說有稻草人。”一年級萌娃小朱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旁邊的小劉同學雖然看過《綠葉仙蹤》也完全不記得稻草人的存在。但這次,他們不但聽了稻草人的故事,做了稻草人手工,還學唱了和稻草人相關的兒歌,收獲滿滿。
二年級學生則制作了稻草人連環(huán)畫;三年級的學生創(chuàng)編了“稻草人”木偶戲。鮑同學和張同學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我們每組6、7個人,大家之前都寫了關于稻草人的童話故事,最后商量決定用哪一個同學的,后面我們會分工合作,用稻草、布料或是黏土等材料制作稻草人,以及表演的小道具。”
四年級的學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詩歌朗誦;五年級的學生還客串了一把導演和編劇,先分組創(chuàng)編稻草人劇本,再通過投票選出最優(yōu)秀的劇本進行拍攝。據說,連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稻草人,都被他們編進了劇本里。
話說回來,又是做稻草人,又是編劇本、拍定格動畫,孩子們不用上課嗎?
原來,本周是該校每學期一次的綜合實踐周。在這一周里,學校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探索項目制學習,主題正是“稻草人”。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先前看到的稻草人相關動畫、繪圖等,都是孩子們綜合實踐周的作品。
據了解,為讓學生了解稻草是從哪兒來的,學校還特意采購了一大批秧苗,方便學生觀察稻子生長的全過程。
為何選擇稻草人作為此次綜合實踐活動周的主題呢?
校長羅嘉綺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稻草人在現(xiàn)代寓意著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這與學校所要倡導的細節(jié)文化、育人核心價值觀相符。
因此在這次實踐周里,學生們還有一項特殊的任務——以稻草人為原型,重新設計校園大使“果果”的形象。






在學生們眼里,稻草人寓意著勤勞、樂觀、團結、樂于助人、無私奉獻,這些創(chuàng)意以及設計理念,也讓羅校長非常驚喜,“擁有稻草人精神的人,都是平平凡凡卻又不平凡,是值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人,希望全體師生都學習這種精神。”
你見過稻草人嗎?想不想陪娃扎個稻草人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68924.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