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滿城方蓓蕾,芝蘭連野已精神。為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推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校園的普及和傳承。5月31日,信陽市第一實驗小學舉辦“守護非遺 潤澤童心”暨慶六一首場活動。信陽市教育體育局二級調研員何厚謙及有關科室負責人、市文廣旅局有關人員參加了活動。



糖畫、糖葫蘆、泥塑、面人、香包、手繪、草編、變臉等十個非遺項目活態(tài)展示,非遺傳承人現場表演絕活,糖畫藝人翻手之間,各種動物造型的糖人頃刻而成。冰糖葫蘆酸酸甜甜,開胃,養(yǎng)顧,增智,清熱,消除疲勞,掉得孩子們胃口滿滿。棉花糖藝人將白糖倒入棉花糖機中,快速攪拌成糖絲,再用木棒將糖絲纏繞起來,紅的,綠的,黃的,五顏六色燦若彩虹。變臉藝人“拭、揉、抹、吹、畫、戴、憋、扯”八式流暢,“蒙面換貌”切換自如,搖身變化的道法魔力讓學生們目不轉睛。手繪藝術為孩子們打開一扇藝術的大門,香包之香溢滿校園,草編造型各異,面人栩栩如生。皮影戲臺前,孩子們席地而坐,緊盯影戲屏幕,隨著劇情起伏喝彩叫好。各非遺傳承人也被孩子們圍得緊緊實實,共享美好時光。

草木百年新雨露,鯤鵬萬里看飛翔。信陽市第一實驗小學原名信師附小,創(chuàng)建于1908年,百年來,學校以“打造教育品牌,營造名校風采”為宗旨,在教學上強管理,提質量,爭先進,多次榮獲全國和省級表彰,2006年被評為“全國百所德育科研名校”。近年來,該校大力開展“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孩子們與非遺的近距離接觸,讓孩子們長見識,闊視野,認識文化之美,感受非遺之厚。廣大學生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中盡享快樂,健康成長,不斷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文轉載于【文旅信陽】,經【凱升融媒】編輯,轉載此文請標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77536.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