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老師,經(jīng)常擔心自己教學成績不好,被領導批評,被同事嘲笑,壓力很大,即使和家人在一起,也總是會有來自工作的焦慮,過得很不開心,請教從事心理輔導方面的專家,我該怎么辦?

這是我在平臺上看到有位教師網(wǎng)友的留言。盡管這個問題已經(jīng)有3057個回答,閱讀量僅有107462,平均性價比并不高,但是我還是覺得有必要發(fā)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我是高中學校的老師,也是副校長,每天都要站在講臺上講課。
我經(jīng)常和老師說,每節(jié)課后自己都能充分享受到一種成就感,內心非常踏實。真的,在與學生們相處的時光里,似乎忘卻了煩心的公務,忘卻了工作的煩惱,心靈得到了凈化,滿腦子里都是知識和學生。
走出教室的時候,還是沉浸在剛才的課堂教學之中,有時候走在路上,還能笑出聲來。
當老師,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備課充分,站在教室里,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教師扮演的是導演,學生扮演的是演員,導演起著主導作用,演員在導演的指揮下發(fā)揮著主體作用,一節(jié)課下來,課堂教學效果顯著,老師的心情自然是美滋滋的、樂呵呵的。
備課不充分,老師在課堂上,腦回路不暢通,教學環(huán)節(jié)生硬不流暢,不能順心順意地駕馭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老師的心情能好起來嗎?肯定是非常沮喪的。
在校園里遇到學生,主動與老師打招呼,向老師問好,老師的心情也很明媚。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一問三不知,課堂氣氛沉悶,老師即使有萬丈的熱情,恐怕也如扎破的氣球,高漲不起來了。
老師的喜怒哀樂,一部分來自學生,一部分來自自身的原因。
不在乎成績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前幾天,我看過一篇文章,說芬蘭的教育在世界上是最好的。當然,這里面有方方面面的原因,與國情有關,與觀念有關。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沒有功利思想,沒有短視行為,因為那里沒有年級教導會的教學成績比較,沒有周考,沒有月考。老師可以安安心心地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進行授課,可以選擇在教室里授課,也可以選擇去野外學習。
我們呢?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逢考就有成績分析,就有成績比較,分分分,不僅是學生的命根,也是老師的命根,關乎職稱評審,關乎績效工資。
我是副校長,我也在乎自己的教學成績。
仔細想一想,我在乎教學成績的原因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在目前的人才選拔模式下,只有自己的教學成績足夠好,才能對得起學生,因為憑借自己的努力,讓學生有個好成績,在應試選拔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第二個方面,能夠樹立自己的威信。作為一名學校領導,必須在業(yè)務上有所成績,說話做事才有足夠的底氣,否則可能就被老師們恥笑的:你看看,還副校長呢!有什么資格在教導會上評頭論足的?
第三個方面,我也是老師,也要評職稱、拿績效工資的,在“官兵平等”的機制下,副校長不好好努力,照樣評不上職稱,拿不到績效工資的。
作為學校領導,要具有同理心,減輕老師們的心理壓力
正是因為自己摸爬滾打在教學一線,所以最能體會老師們的喜怒哀樂,了解老師們的不容易。因此,在每一次的成績分析會上,我都盡力不讓教學成績較差的老師感到難堪。
我會為他們找一些臺階,比如教學成績是與多方面的因素有關系的,不只是與老師的業(yè)務能力有關系,一個班的班風如何,學生的基礎如何,都會影響某個學科的教學成績。
對教學成績較好的,進步幅度較大的老師,充分給予表揚,對那些教學成績較差,有所退步的老師,一般都是輕描淡寫、一帶而過,但是不會忘記給他們鼓勵,希望下次能有進步。
有句話說得很扎心: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活著。但是,我想,只要一個人的心里有目標,有方向,有追求,即便前行的路途曲曲折折,他的步伐也一定是堅定的。
我認為,在乎教學成績的老師,比不在乎教學成績的老師,更加值得肯定,至少能說明他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您覺得呢?歡迎留言和評論。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108050.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