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學校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3大誤區(qū),然后給大家一些關于選擇學校的小建議~
公辦還是民辦,區(qū)別是什么?在本篇都會給大家一一解答。

1誤區(qū)1:孩子必須上最好的小學
誤區(qū)解讀:最好的小學不是唯一的,適合的小學就是最好的,在小學階段家長擔任的角色更重要。
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家長作用最重要,與其瘋狂的糾結(jié)學校,不如家長練好教育“內(nèi)功”。
眾所周知,小學教育,重在養(yǎng)成,重在身心健康。
養(yǎng)成教育更注重的是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家庭教育培養(yǎng)至關重要。
與其在兩所差別不大的學校中反復糾結(jié),不如花更多的精力在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上,讓孩子在習慣形成過程中打下良好基礎。
誤區(qū)2:選擇“壓力小”的學校
誤區(qū)解讀:很多家長會抱怨,現(xiàn)在孩子壓力太大了,作業(yè)太多了,“作業(yè)少”、“壓力小”也成了一個擇校標準,但家長們忽略了,孩子承擔一定學習任務是必須的。
盲目的聽從一些家長說的“學習壓力”傳聞,導致不敢選擇學校是錯誤的。學校大多都有自己的教學計劃。
孩子“作業(yè)多”,也有可能是孩子做作業(yè)慢的問題,每個孩子在面對這些“壓力”時也是表現(xiàn)不同的,盲目聽從不可取!
現(xiàn)在有的家長一味追求讓孩子做喜歡做的事情,學習是孩子必須做的事。應該先做好必須做的事,再做喜歡做的事。
誤區(qū)3:選一個好學校不如挑一個好老師
誤區(qū)解讀:老師不是萬能,分班難操控
首先,老師不是萬能的,好老師不代表可以教育好所有的孩子,還是那句話:小學教育,家庭占主導。
其次,分班分老師一般是學校內(nèi)部進行,家長很難操縱,選擇一所好學校,能遇到好老師的概率更大。
所以,應該如何擇校?在擇校問題上,家長們最共性的問題就是:選擇公辦,還是民辦?在決定選擇公辦還是民辦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他們的區(qū)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因為沒有最好的學校,最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區(qū)別一:生源公辦學校:公辦小學的入學方式為劃片入學,也就是說公辦小學無法自主篩選生源。
對于熱門公辦小學來說,家長們可能會為了孩子上學而購買學區(qū)房,由于家長的重視,熱門公辦小學的學習氛圍會更好一些。
大部分普通公辦小學更多的是在義務教育階段,解決一些課內(nèi)的問題,會導致學習氛圍參差不齊。
民辦學校:民辦小學采用的是自主招生的方式,有部分搖號名額,在生源的選擇上可控性強一些。
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學習氛圍和進度的差異,導致孩子學習圈交流的內(nèi)容不同,而學習圈的不同,也決定了家長圈子交流的差異。
提前有意識給孩子做啟蒙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視度肯定是比較高的。民辦小學的招生可以把符合招生要求條件的孩子挑選出來,有了共同價值觀認知的家長、基礎差別不大的學生,更容易出成績。
區(qū)別二:師資與教學公辦學校:公辦小學的師資會更加穩(wěn)定一些,一些實力雄厚的公辦小學,積累了很多教學經(jīng)驗豐富且認真負責的老教師。
在教學方面,公辦學校擴展的不會特別多,一般都是按照教育局的要求用指定的教材上課,相應的孩子的壓力也會偏小,有時間去做一些興趣培養(yǎng)。
民辦學校:民辦小學的老師流動性較大,但年輕教師的教育理念更新穎,整體的課堂氛圍更好。
在教學方面,民辦學校自主擴展的會多一些,甚至會多一門語言學習,孩子的作業(yè)量和壓力都會高于公辦學校一點。
當然,以上的結(jié)論都是在對比總結(jié)中得出來的,每個學校都有負責、嚴格要求的好老師,這也要看家長們更看重什么。
公辦學校:公辦小學屬于九年制義務教育,基本只需要繳納學雜費,學費比較便宜。(當然如果需要購買學區(qū)房就另當別論了)
民辦學校:民辦小學的收費一般都比較貴,昆明大部分民辦學校的收費都超過了1w/年,而且除去學費,每年額外的夏令營、擴展課等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關于教育支出這件事,小幼君認為家長們還是量力而行,不然只會給自己造成巨大壓力,孩子也會在無形中承擔過高的期望。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32874.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