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北京市教育學會外語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與“希望中國”青少年教育戲劇研究院專家走進萬泉小學,線上線下聯(lián)動,共同為萬泉英語戲劇支招。
萬泉小學戲劇社成立于2014年10月,如今,學校共設置三個梯隊、六大社團,成員數(shù)量累計達200人。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英語團隊老師們的共同努力、家長們的積極配合,以及在外籍戲劇專家的輔導及幫助下,孩子們?nèi)橥度耄?0余部海內(nèi)外知名戲劇被師生搬上舞臺,用戲劇的方式展示英語教育成果。
孩子們在表演中,更好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拓寬視野,陶冶藝術情操,感知不同文化的魅力。一個劇目的成功,不僅是一個孩子的精彩,更是團隊配合的結(jié)果。孩子在表演中學習配合與支持,學習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學習相互補臺、通力合作。
面對新起點,萬泉英語戲劇優(yōu)化路徑指向何方?“雙減”之下,如何以英語戲劇為支點撬動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連線中,蔣京麗老師以“開展英語課外閱讀的意義和途徑”為題作了主旨報告,從閱讀素養(yǎng)和核心素養(yǎng)、閱讀課程構建的探索和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釋。
她建議英語教師們多閱讀一些經(jīng)典閱讀教學理論,這樣才能從育人的角度對教學文本加以研讀和分析,將所學知識與生活關聯(lián),將其轉(zhuǎn)化為有效的教學活動,最大限度體會出文本的價值。“教師不僅是一名教閱讀的老師,還應該是研究如何讓閱讀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fā)揮作用的教學研究者,讓學生能夠用語言去做事、去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相長’。”蔣京麗老師說。
王曉東以“英語課程育人,英語課堂促成長”為題,通過兩個戲劇教學案例,讓與會老師們感受到戲劇教育和日常教學的緊密關聯(lián)。“戲劇能夠與我們的課程和課堂呼應,達成育人目標,借助戲劇手段達成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完全可行的。同時,學生核心素養(yǎng)要通過做人和做事兩個維度分別加以培養(yǎng)。教師應通過承載著優(yōu)秀人文和科學知識的課程,借助課堂互動活動、學科學習活動,達成素養(yǎng)立意和課程育人的目標。”王曉東老師說。 (記者 劉暢)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106529.html
相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