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戴欣怡
“我們家長下班要六點左右才能接娃,以前只好把孩子放到晚托機構,質量良莠不齊。”家長陳先生的女兒在舟山市普陀小學讀三年級,去年9月,學校晚托更新迭代,最遲可延至17:40,陳先生一家果斷放棄課外機構,開始上學校晚托。每次陳先生下班匆匆趕到學校,都能看到女兒在老師陪同下安靜看書,“每天不用操心放學后娃去哪,‘官方帶娃’讓我們更放心,學校每周還有晚托興趣課,以往交給培訓機構一大筆費用,現(xiàn)在省錢了!”

普陀小學于 2015 年成立,建校伊始就推出晚托服務。6 年來,普陀小學經歷了城市少年宮進駐半公益晚托(1.0)——區(qū)財政買服務公益晚托(2.0)——市教育局統(tǒng)一規(guī)劃半公益晚托(3.0)三種模式。2021 年,“雙減”政策的出臺給學校晚托工作在服務站位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精準供給,學校在晚托 3.0 基礎上展開調研發(fā)現(xiàn):課后服務有需求的家長達 845 人,較去年增加了 370 人;希望在課后服務時間得到興趣培養(yǎng)的有693 人;希望課后服務課程能自主、按需選課的有 816 人;希望能延長晚托時間至傍晚 6 點的有 117 人……
面臨課后服務“提質升級”的新要求,學校對原有 3.0 模式升級,推出課后服務 4.0——和美驛站。“驛站”是讓孩子在一天學習生活后進行休息加油的地方,“和美”秉持學校辦學哲學,指向培養(yǎng)“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人。

依據學生不同學情及需求,學校在原有 3.0 版 24 門晚托課程的基礎上,再開發(fā) 27 門課程,以豐厚課后服務品質,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讓校園里的課后服務項目走心又暖心。
拓展服務課程圍繞“藝術審美、陽光體育、勞動實踐、科技創(chuàng)新、人文素養(yǎng)”五個主題,共設置48門課程,課程實施小班化教學,班級人數(shù)控制在20人左右。管理老師持“一日一課表”、“一班一名單”,對課程開展進行巡查和監(jiān)督,以確保課程高質量實施。如勞動實踐主題的漁繩結課程,由非遺傳承人教學,不僅本土文化得到傳承和發(fā)展,而且課程案例獲得了市級一等獎。陽光體育主題的棒球課程,由省隊退役隊員教學,不僅拓展了孩子球類學習的視野,而且有機會參加省級比賽。
延時服務關注部分下班特別晚、路途特別遠的家長。課程圍繞“人文素養(yǎng)”主題,開設光影時刻、快樂閱讀課程。離校的時間由原有的2個時間段增至3個時間段(錯時+延時),每位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離校時段。學校組建了“班主任——美雅服務老師——值周老師——美雅管理老師”交接聯(lián)絡線,確保每一個學生從學校到家長的無縫銜接。

為了更好服務于家長,讓孩子能根據需求選到心儀課程,課后托管選課方式也再次升級。為避免晚托 3.0 版中學生因課程數(shù)量有限不得不服從調劑的現(xiàn)象,學校在智慧校園開啟和美驛站課后服務模塊。參加晚托的 845 名家長和孩子一起根據需求均選擇了相應課程,完成選課后,系統(tǒng)自動生成課表及組班名單,形成“一生一課表,一生一發(fā)展”。
目前,學校已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參加晚托,每個學期報名人數(shù)都持續(xù)增長。晚托學生大量擴面的背景下,教師工作工作量增大,如何為其添幸福感?
從去年9月開始,普陀小學每個教師多了一個特殊賬戶,里面存的是自己參與課后服務管理的時間。這些時間能夠隨心支取,用于事假、調休等。“我們學校從建校開始就推出了課后托管服務,現(xiàn)在老師在校時間更長了。”普陀小學校長張伊介紹,學校建立起“課后服務課時銀行”制度,鼓勵教師把參與課后服務管理的工作時間積攢至“課時銀行”。在工作期間,老師們要是有特殊原因需要請假,可以直接支取時間余額,用于平時的“不時之需”及工作日調休,給加班加點老師們的生活增添小確幸。

學校調查發(fā)現(xiàn),92.2%的學生能在課后服務時間完成家庭作業(yè),96.5%的家長認為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或完全能滿足孩子的課后教育需求,105名家長取消了原有的校外晚托培訓,367名家長取消了原有的周末校外興趣班。家長劉先生說:“以前輔導孩子做作業(yè)一家人常常鬧得雞飛狗跳,自從參加課后服務,晚上不僅不用輔導作業(yè),還能聽到孩子演唱課后服務學到的新歌曲。課后服務真是家庭和諧的潤滑劑呀!”
本文鏈接:http://www.huatongxinda.com/wenzhang/83924.html
相鄰文章
